发布时间:2015-06-17 09:17:23 来源: 山西中公教育
一般主观题因其独具的阅读考察性为命题人青睐,一直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中的考察重点。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总因为庞大的阅读量而不胜其烦。一般来说,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去学习句群结构,通过结构把握句子的重点。但是结构也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差的考生而言,当考生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找出相应的结构时,就会直接进行题干和选项的比对,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考生出错。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坚持宏观的句群结构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尝试从一些微观的标志词来寻找句群的观点表达信息,从而找出答案。
一、表达观点的词
一般主观题的句群一定是用来表达观点的,除了一些相对比较隐晦的句群,很多的题目都可以通过寻找表达观点的词语来确定文段的观点,这里给考生总结一些常出现的表达观点的词语:首先是假言命题中提到的相关词句: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只有A才B、若A则B、除非A否则B、一定、需要、必须、必要条件、前提条件、要……等;还有一些常见的观点词:不是A而是B,应该(不应)、与其A不如B、换句话说、反过来说、总之、也就是说、实际上、其实.... 这些词都是我们在做题时常见的观点词,他们引出的句子一般来说都是文段的观点表达,考生只需做适当的归纳就可以得到文段的意思。
当然,想全部总结出来,是不太可能的,考生也不需要去背诵这些词汇,只需在自己做题时将其圈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做题经验。
【例1】经典会被一代代人重读,这样文化、尤其是作为精髓的文化就有了传承。当然有些也是隔代遗传,基至经过世纪尘封。有些经典的命运非常孤独,有些好得多。经典是时间的造物。在时间中它又有了自己的历史,一些读者会把自己的生命又加入进来。经典不怎么时髦,经典是安静的,经典等待着。它必须等到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复活。这个读者有多好,它就能够复活得多好。对这段文字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A. 重读经典有利于文化传承
B. 经典的生命需要读者来重塑
C. 尘封的经典更值得去品味
D. 经典的命运各不相同
【中公解析】要把这道题目的结构分析出来对很多考生来说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够看到句群尾句有一个“必须”,就能够知道整段文字表达的观点在这里,归纳该句就能够得到文段观点,选择C项。
二、表达情绪的词
情绪词本质上来说也是表达观点的词语。只不过比较隐晦,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并不是很高,目前为止常见的有:让人遗憾的是、可惜、不敢、忧心、烦恼等等,这些词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在传递观点。
【例2】“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 )
A.急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B.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C.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时间可以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中公解析】这道题目从结构角度来找答案并不容易,但考生应该看到尾句有“遗憾”一词,“遗憾”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在表达观点,这时候,学生只要往前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的”中的“这”指代“没有滋味”,就能够准确的归纳出答案应该选择B;此外,这道题中的其他选项很具有迷惑性,但如果能够看到“没有滋味”和B中的“枯燥无味”的对应关系,就能确定答案是B。
更多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相关资料欢迎查看行测答题技巧
责任编辑(草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