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贵州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发布时间:2017-12-13 15:48:52     来源:中公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山西近期公职类考试信息汇总

【导语】为了让参加公务员遴选考试的考生更好的把握考试题型,掌握做题技巧,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整理了2016年10月23日贵州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这份资料能够有效的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答题要求。

2016年10月23日贵州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一、材料分析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量身打造,现结合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对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发展,受到机制、体制、资金、技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详细梳理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存在资金投入过大,地方财政无法承受,涉及部门多,由一个部门牵头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数据没有共享,从技术层面研究多,管理层面研究少,建设模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不是孤立存在,各因素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因为没有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的机制,没有构建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平台,智慧城市的资金缺乏支撑和融资渠道,企业参与度少,导致技术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为此,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用系统的观点,综合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什么?是管理创新,因为在影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最重要的几个要素,技术、资金、人才、机制,都是以管理模式创新为基础。

从技术角度分析,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讲,技术不再是旧有管理模式用计算机技术在形式上的“程序化”,而是管理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创新,正如马云创造的阿里巴巴,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并彻底改变了人们购物习惯。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首先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管理模式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为管理服务,而不是让管理为技术服务,甚至管理被技术捆绑。而剖析现有智慧城市的建设,技术只是“网站”技术的另一个翻版,还处在浅层次的信息服务,感知设备、智能设备等没有有效应用,技术的应用没有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有的甚至成为一种“负载”,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管理创新的基础环节。

从资金渠道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民生事业建设,更是城市资源的再分配和再利用,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盈利点,怎样挖掘智慧城市建设中,除了政府资金之外的其他资金投入,是智慧城市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要实现社会资金的投入,必须要重组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管理、社会管理、企业运维的创新模式。

从人才和机制角度分析,也必须基于管理本身的机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此,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但目前,这成为一个短板,被淹没在技术应用的喧嚣中,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在传统管理模式上,构筑起来的智慧城市,只有“形”,没有“神”,基础不牢,效果不好。

应该看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信息系统建设,而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化,甚至是城市资源的重组。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城市盈利点。而现阶段,智慧建设的建设依然采取政府买单,企业建设的传统模式,这样的建设模式,一方面,受制于政府建设经费不足的影响,推进缓慢,另一方面,没有激发社会活力,智慧城市只是政府的单打单做,甚至会出现政府买单,社会不买帐的情况。

问题:请结合材料就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对策措施。

解析:考查遴选笔试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一届中央政府如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时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考生朋友们在答题时,务必要紧扣材料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责任编辑(小象)

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
考试日程
重点推荐
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