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2 11:07:36 来源:中公教育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高晓松的假球阴谋论,为啥那么火。
世界杯比赛如火如荼的时候,一段高晓松点评球赛的视频流出,在视频中,高晓松表示,很多场足球比赛都存在假球嫌疑,比赛的结果是被博彩公司操纵的。
高晓松的假球言论,并不是本届世界杯的应景发言。这段流传了多年的视频,是2012年欧洲杯开幕之前,其个人脱口秀《晓说》的“赌球”主题节目,节目的名称是《欧洲杯硝烟再起 “阴谋论”说赌球黑幕》。在今天被重新传播,一方面有世界杯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阴谋论本身的市场之大,6年过去了,很多人还是把它奉为真相。
其实对于博彩公司而言,根本没有通过操纵比赛结果获利的必要。博彩公司通常是靠对比赛结果的海量计算,来设定一个赔率,这个赔率足以保证不管哪边赢,它都能够从输家的下注中抽水,并且用输家的钱赔给赢家。
不过,从高晓松假球论的再次流传来看,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种盈利模式,甚至以为世界杯都会上演阴谋论。尤其是对那些参与了赌球的人来说,本届世界杯开赛至今,很多像德国这样的传统强队纷纷折戟,这导致那些押错了胜负的人,为了寻求一种合理化的解释,用博彩公司操控赌球的阴谋论来安慰自己,来证明自己对实力强弱的判断没错。
当然很多不参与赌球的人,包括一些资深足球爱好者,也会相信并传播世界杯假球论,这说明它牵涉到传播层面的社会心理问题。所以,长盛不衰的阴谋论,例子不胜枚举。
信息生产的角度讲,辟谣的信息,其实并不比谣言少,但依旧无法阻止阴谋论。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立场原因,人们总是偏向于相信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哪怕这不是真相,或者全部事实,但它满足了心理预期。这会导致反阴谋论的信息,被自动过滤。
另一层因素是,当下的信息传播,大部分是在社交媒体完成,比如微信朋友圈。但事实上作为内容承载纽带的社交产品,本身是高度圈层化的。比如一个媒体人,它的微信好友可能大多部分都是媒体人,朋友圈所能刷到的,多是各类新闻资讯信息和评论;一个老年人,他的好友也可能是小区的同龄人,朋友圈的内容,多是养身保健信息。在这种大众偏好、价值观相近的圈层化环境里,阴谋论很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养身鸡汤、谣言泛滥也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困境,被专业的学者描述为“信息茧房”,人们像蚕一样被困在茧里,只能接触到极为有限的信息。事实上,为了满足信息分发的效率,现在很多自媒体平台,采用机器算法进行兴趣匹配。潜在的后果是,人的视野越来越窄,因为平台总是推送你感兴趣的那部分信息给你。而一旦资讯不再流动,谣言和阴谋论就很难接触到辟谣的信息。
所以,这能解释为什么过了6年,高晓松的世界杯假球论,还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并不是因为高晓松的号召力有多大,只是因为那些有理有据的科普信息,并没有抵达阴谋论的信奉者,被选择性地过滤在了信息茧房之外。
熊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责任编辑(刘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