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08 14:12:20 来源: 山西中公教育
欢迎来到山西中公一题多解,我们都知道任何题都是有多种方法去解题的,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后,更有效率的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中公的课程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步骤地通过多种题型以及知识点来拓展思路,让考生看到题型之后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即日起,山西中公教育特别推出一题多解,让考生对题型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本期一题多解试题:
有一水池,单开A管10小时可注满,单开B管12小时可注满,开了两管5小时后,A管坏了,只有B管继续工作,则注满一池水共用了多少小时?( )
A. 8 B. 9 C. 6 D. 10
本题若直接假设“注满一池水共用了x小时”并不方便,一般应该对水池总容量进行假设。
一题多解方法一:采用列方程的方法(方程法)
推荐指数:★★★☆☆
设水池总容量为X,则A、B管的效率分别为X/10,X/12;5小时内已注水:(X/10+X/12)×5;水池尚余容量为:X-(X/10+X/12)×5 ;B管注满余量须时:[X-(X/10+X/12)×5 ]÷X/12=1;注满水池一共用时:5+1=6小时。
一题多解方法二:采用列方程的方法(方程法)
推荐指数:★★★☆☆
可以发现,本题中水池的总量并不能得到最终的确定,也就是说,本题的答案与水池总量究竟有多少并无关系,因此,可以将水池总量假设为任意一个合适的数字。因此,不妨假设水池总容量为1,则A、B管的效率分别为1/10,1/12;5小时内已注水:(1/10+1/12)×5;水池尚余容量为:1-(1/10+1/12)×5;B管注满余量须时:[1-(1/10+1/12)×5 ]÷1/12=1;注满水池一共用时:5+1=6小时。
一题多解方法三:采用列方程的方法(方程法)
推荐指数:★★★☆☆
为了最大程度地简化计算,可以将水池总量假设为10和12的公倍数(注意,并不一定要假设为最小公倍数)。本题中,不妨假设水池总容量为120,则A、B管的效率分别为12和10;5小时内已注水: (12+10)×5=22×5=110;水池尚余容量为:120-110=10 ;B管注满余量须时: 10÷10=1;注满水池一共用时:5+1=6小时。
通过比较以上三种解法可以发现,使用公倍数假设法在计算时省去了分数运算之苦,事实上,我们是把通分的工作提前进行了,这样,在接下来的计算中,就可以大幅提高运算速度,节省时间。
一题多解学员征集方法:(弱爆了,我要提供更简便的方法)
关注山西中公教育微信号shxoffcn,第一时间了解山西省考最新资讯!
更多公务员考试题型欢迎访问山西公务员考试题库
责任编辑(草记英雄)